冲动又低落,这种情况比抑郁更复杂!幸好知道该如何处理
常碰到这样的患者:有时情绪高涨,精力旺盛到熬夜也不觉累,说话停不下来,甚至冲动消费;有时又突然低落,连起床都费力,对一切提不起兴趣。家属也困惑:“一会儿像打了鸡血,一会儿又垮掉,到底怎么了?”其实,这可能不是单纯的抑郁或焦虑,而是“双相情感障碍”的表现。今天就带大家理清这种疾病的核心特点与正确应对方式。
双相情感障碍,核心是“情绪两极波动”
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特征,是情绪在“躁狂/轻躁狂”与“抑郁”间反复摇摆,两种状态的表现差异明显:
1、躁狂/轻躁狂发作:情绪高涨,觉得自己能力超强、想法跳跃,精力异常充沛;部分人会有冲动行为,如无计划购物、超速驾驶;轻躁狂症状较温和,可能仅表现为“状态好”,易被忽视。
2、抑郁发作:陷入低落状态,兴趣丧失、睡眠食欲变差,自我否定,甚至有消极想法,与单纯抑郁症表现相似,但双相患者有明确的躁狂/轻躁狂发作史。
需注意,两种状态可能交替出现,也可能混合存在(如情绪低落却易暴躁);平稳期患者可能与正常人无异,且消极想法往往隐蔽,家人朋友需多留意。
药物是基础,规范使用是前提
双相治疗以药物为主,目的是稳定情绪、减少复发,常用药物各有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:
锂盐(如碳酸锂)
能调节情绪极端波动,缓解躁狂兴奋、减轻抑郁低落,还能降低抑郁复发风险。
但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,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身体指标,务必遵医嘱服药,不可自行调整剂量。
抗癫痫类药物
▶丙戊酸钠:
对躁狂发作、混合发作(躁狂+抑郁并存)效果显著,是不能耐受锂盐或锂盐效果不佳者的重要替代选择。
但有肝损害和致畸风险,需定期查肝功能,女性备孕前需与医生沟通。
▶拉莫三嗪:
更擅长改善双相抑郁症状,对快速循环型(短时间内频繁切换情绪状态)也有效,还能辅助增强锂盐疗效。
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、头晕等反应,不适需及时复诊。
非典型抗精神病药(如喹硫平)
可控制躁狂时的兴奋冲动,也能缓解抑郁,降低复发风险。
但可能导致嗜睡、体重增加、代谢异常,用药期间需关注体重和代谢指标。
心理治疗+生活管理不能少
药物控制症状后,心理治疗和生活管理是长期稳定的关键:
心理治疗
认知行为疗法:帮患者梳理负面思维(如躁狂时过度自信、抑郁时自我否定),建立客观认知,学习应对情绪波动的技巧。
家庭治疗:改善家庭成员沟通模式,减少误解矛盾,让家人学会理解陪伴患者,同时减轻照护压力。
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:帮患者建立规律作息和社交节奏,避免作息紊乱、人际冲突诱发情绪波动。
生活管理
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劳累;
健康饮食,减少高糖高油食物,不饮酒;
家人多倾听,不否定患者情绪;
按医嘱定期复查,切勿因“感觉好转”自行停药(停药易导致复发)。
最后提醒:双相情感障碍虽治疗周期长,但规范治疗、长期管理后,多数患者能稳定情绪、回归正常生活。若身边人有“情绪过山车”情况,建议及时寻求精神科评估;若自身有类似困扰,也别害怕,早干预早治疗,才能更好掌控情绪。
注意: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,切勿盲目自行用药!如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,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