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logo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常识

精神科药物不起效?可能是这3个原因导致的!

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,部分患者服用精神科药物后,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,甚至感觉药物似乎“毫无作用”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其实,精神科药物不起效,很可能是以下这3个关键原因导致的!

一、服药依从性差:治疗路上的“绊脚石”

服药依从性,简单来说,就是患者是否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、按量服用药物。这是影响精神科药物疗效的首要因素。

在临床实践中,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一些患者由于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,认为自己的症状并不严重,或者觉得药物有副作用,担心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,于是自行减少药量甚至停药;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工作繁忙、生活琐事繁多,经常忘记服药,导致服药时间不规律。

抗抑郁药物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 - 4周才能逐渐起效,如果患者在这期间随意停药或减量,就可能导致药物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,前期的治疗努力也会付诸东流。

二、个体差异:药物反应的“千人千面”

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、基因组成、代谢能力等都不尽相同,这种个体差异也会对精神科药物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。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,不同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。

一方面,基因因素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发生改变,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效果。

另一方面,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。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,如肝脏疾病、肾脏疾病等,就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,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或清除过快,从而影响疗效。

此外,患者的年龄、体重、性别等因素也可能对药物的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三、诊断不准确:治疗方向的“南辕北辙”

精神疾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,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、病史、心理评估等多方面的信息。

由于精神疾病的症状往往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,不同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似的症状表现,如果诊断不准确,治疗方向就会出现偏差,即使服用了精神科药物,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。

例如,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早期都可能出现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等症状,但两者的治疗方法却有很大不同。如果将双相情感障碍误诊为抑郁症,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,不仅可能无法缓解症状,还可能诱发躁狂发作,加重病情。

此外,一些躯体疾病也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,如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脑部肿瘤等。如果只关注精神症状,而忽略了潜在的躯体疾病,单纯使用精神科药物治疗,同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如何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?

中西联合,标本兼顾!

1 ►标本兼治,双管齐下:中医从整体调理入手,帮助恢复身体内在平衡;西医针对症状精准用药,快速缓解情绪反复的问题,既能治“标”控症状,又能调“本”防复发。

2 ►减少副作用,提高安全性:中药灵活配伍、针灸等能辅助降低西药用量(如减少头晕、肠胃不适、躯体症状等反应),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、老年人群和长期用药人群。

3 ► 预防复发优势明显:急性期用西药快速起效后,辨证搭配中药巩固疗效,综合调节五脏六腑,比单一用药复发率降低约30%。